B2B是出口最主要的模式,从出口国家和地区来看,我国出口呈现出分布广、相对均匀的特征。从来看,向地理位置上最为临近的东亚国家/地区出口最多,约占总额的五分之一;美国、欧盟、东盟国家/地区紧随其后,平分秋色;拉美和非洲也占据不小的份量。
中小微外贸企业要想在出口的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就必须要知己知彼。于是,我们从海外市场机会和国内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了洞察和分析:
根据近三年的出口数据显示,矿物、重工业、武器弹药等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品类相对比较稳定,农产品加工、轻工业产品、机电产品、家居产品等品类波动较为明显,而这些品类,正好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参与程度更深的品类。
机电产品连续三年在出口体量中占据最大份额,并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杭州、台州、温州、宁波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产业带,机电产品出口交易额占据各自交易品类的第一位。这其中,杭州、宁波的传统外贸企业数量分别为1.5万家、2.4万家,传统一般贸易进出口模式占据85%以上的份额。
服装、纺织类产品增长失速,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头号份额的义乌、纺织和服装产业占据重要出口份额的宁波等产业带而言挑战更大。义乌的外贸出口主体以50万户个体工商户为主,主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进行出口从生产端来看,不同产业的生产供给端,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的分布。
面对日益严峻的外贸环境,越来越多国内中小微外贸企业跳出“舒适圈”,着力挖掘面向东盟、北美及西亚市场的增长点,保证收款量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还正积极拓展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
尽管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仍在持续甚至加剧,但国内中小微外贸企业始终不忘内外兼修,通过数字化手段武装自己,提升市场应变能力,我们认为,中小微外贸企业将会在未来的贸易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助力中国外贸出口在挑战中前行。